是谁在破坏美好的早餐时光?
徐州市第五中学 周莉
儿子三岁了,每天早上我都想让他吃点营养的,让他吃个鸡蛋喝杯牛奶。有时候,自己就吃完了。可有时候他不愿意喝,我用尽哄,骗,吓等方法,结果是儿子哭闹不喝,而我则生了一肚子气,这孩子怎么那么难缠,那么不懂大人对你的好呢。美好的早餐时光就在哭闹呵斥生气中结束。问题出在哪呢?其实不是他不懂我的良苦用心,而是我不懂他想要什么。把他不需要的,强加给他的是我,是我在破坏美好的早餐时光。
课堂上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音乐、图片、影视还是讲故事,当你用尽各种方式,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时;反反复复讲的题目,每次做还是有人会错时;甚至连个学过的术语都不会用时;你就会抱怨:怎么会那么笨呢!当你讲的兴致很高,而他呼呼大睡时;当你强调,这是必考的考点或很难理解的问题时,他却沉浸在自己抠手指的游戏中;你很气愤,怎么有这么不上进的孩子!等等类似事情举不胜举。也就是这样使轻松愉快的学习时间变成了老师逼学生学,学生就不学的可怕战场。问题出在哪呢?真的出在学生身上吗?
无论早餐还是学习,无论妈妈还是老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只在乎我们的责任尽到吗?任务完成吗?目标完成吗?这些都是我们成年人自己的需要。我们唯独忘记了最简单的:孩子们需要什么?孩子喜欢什么?其实不是我们忘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自已为是的忽略了他们的感受。
我们总希望把自己的以往经验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千万别这样做。可是他们不需要告诫,不需要提醒,也不需要错误之后的批评,他们需要的是体验;是切身实地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倾听;是身临其境的观察;是摔倒了给他一次自己爬起来的机会。
无论是妈妈的角色还是老师的角色,我们始终在扮演成年人,我们一直在孩子面前以为自己无论在生活经验,见识,知识,技术等方面是权威,能给他们最好的指导,那么他们就会像我们预设那样健康成长。
我们成年人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的事情,孩子们未必这样想;我们觉着他们健康成长需要的,他们可能觉着不好或觉着你强加给他的,他们不需要。那么,在既定的环境下,我该怎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好思想品德课呢?
我的第一个小实验:视频播放代替冗长枯燥的说教。讲“忠于职守”我放了司机吴斌和马班邮路王顺友的故事,短短两三分钟的视频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格魅力。我观察了学生们看视频的状态,他们很安静,敬佩和感动在他们心中升起,此刻我知道他们已经体会了什么叫忠于职守。我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的第二个小实验:自己编题代替题海战术。 在讲“消费者权益”时,我给学生找来背景材料,然后把出题标准给他们,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经过热烈讨论也像模像样的编出题目来,而且知识点涵盖全面。
我的第三个小实验:说你真实的想法。“学讲计划”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们想法各异,针对“竞争与合作”这一知识,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对小组合作的真实看法,并且我用这些真实看法编了一个题目,学生看到题目倍感亲切,上课积极性提高。……
我在初中任思想品德老师有6年了,其中担任初三毕业班老师三年。从不熟悉教材,不了解初中学生心智发展,到现在对知识及教材很熟稔,以及中考的侧重点也有了些了解。但是无论是新课、复习课,还是公开课、研讨课,面对差异很大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能力,启发学生心智,我始终没有找到适合的学教模式。我想借着这次改革,找到学生快乐、老师幸福的能共同发展的学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