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新利网址_18luck新利网址_新利18luck网址登录

据新华社电?(记者鲁畅)记者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月16日,北京口岸共从入境人员中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6例,较2017年同期增长136.73%。冲顶大会提现多久到账?一般情况下,提交提现申请,即可在1-5个工作日现金到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说,希望未来建立包括政府、学术界、商界等各方共同参与的数字经济全球化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应该公开透明,并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科研管理 >> Content

浅析一节英国生物课堂的微观教学

2016年09月16日 15:12 梁微 点击:[]

浅析一节英国生物课堂的微观教学

  徐州第五中学      梁 微

摘要20168月,笔者有幸去英国学习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对于英国的教育理念和体制都有所了解、对于英国的课堂教学更是感受深刻。本文记录了笔者在英国观摩的课堂教学实录和笔者的分析及思考。

关键词:英国  生物  微观教学

本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基因的概念和信使RNA的翻译过程。这两个内容在中国的高中生物都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因为,这两个知识点都属于微观教学,内容抽象。英国教师对于微观内容教学是怎样处理的呢?

课堂教学实录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你和你的基因  (关于基因概念的学习)

教师一开始展示图片人物,共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名人,分别是达尔文,希特勒,lady GAGA,戴安娜,C罗。教师一个一个播放,放一个,让大家记下是谁,但不许说出来。然后出示答案,问大家对了多少。最后再展示一个刚出生婴儿的照片。紧接着,教师进行提问:同学们这几人生下来都是一个样子的,但后来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基因,有的回答是环境。)

这种导课方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我要学” 的欲望。

教师随机例举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问题1.是什么因素控制和决定我们的速度、智力、身高、头发颜色、个性等一些特点?

教师给出两个选择:我们遗传的基因和我们的生活的环境?

(学生互相议论后倾向于第一个因素)

问题2.我们到底遗传了什么?

问题3.何谓基因?

学生观察显微镜镜下的精子的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再结合学过的生殖方面的基础。首先明确了基因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个成年人的身体由大概10万亿个细胞组成。人类的细胞拥有23对染色体。

  学生进一步观察更微观的图片“电子显微镜下的人类染色体”。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确了染色体和遗传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

案例分析与思考:什么是基因?对于基因概念这部分微观教学内容,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来组织学生看定义,再提取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最后,通过做题来夯实基因概念的学习。总之,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被动掌握有关基因的知识。

然而在这节课上,教师组织教学和我们有是显著不同。首先老师从头到尾没有给基因下定义,而是从观察形形色色的名人的图片入手,提出质疑。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教师预设几个问题后得出生物之间性状的区别主要是有基因的不同造成的。然后通过观察精子的图片(细胞水平),理解遗传和生殖有关,基因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进一步观察人类染色体组图(分子水平),理解了染色体是基因存在的载体,我们遗传的基因是一串指令,这些指令告诉我们的细胞如何发展、发育的。到此,基因的概念其实已经得出了。

我们不难看出这节课教师课堂教学思路。通过不断地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与结合所学知识交流讨论。由学生自己提取出有关基因的关键词。至于基因的概念,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关键词自己来定义。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层层递进,选择的图片也是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给出。教师简短的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讨论,不断地碰创出思维的火花。我们在为教学中对知识点处理得扎实牢固而感到得意之时,不妨看看英国教师的这节课,他们的处理岂不更巧妙和有效。很多时候,我们被应试教育所束缚,习惯于改良后的正面灌输式教学。其实反向思维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提炼关键词,然后自己概括定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这就是英国课堂——学习是自己的事。

案例二: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教师首先给出两个思考问题 ?

1RNA有何特点使它能将DNA的遗传信息传下去?

2.翻译的过程如何?包括哪些阶段?

接下来,学生两人一组带着问题,动手做拼图去研究。桌上有剪刀,胶棒和一张包含了核糖体,信使RNA和各种转运RNA的图片。学生们需要先把需要的材料剪下来,再利用胶棒拼接在一起形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从中找到问题答案。  

案例分析思考:对于这个我们认为是教学重难点的微观教学内容,英国教师教学设计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一开始,我们都在质疑,学生能处理好吗?现在看来,我们的顾虑是多余了,课堂气氛很好,学生间的合作很融洽。老师不断地穿梭于小组中给予适当指导。在指导、合作动手和交流探讨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通过实践得出了结论远比对着课本照本宣科讲授来的实实在在。

在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参与、观察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等。这不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在英国,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实惠。学生学得开心、主动。当一个个问题被自己解决时,学生能力和自信心也随之提升。另外一点感触是,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摈弃畏首畏尾的教学情绪,大胆放心的让学生去做。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做到“放心”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把课堂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

英国之行,感触颇深。西方教育自由、民主、重视个性发展,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其实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其长处,也值得西方借鉴。比如说应试教育注重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基础知识扎实。因此,东西方教育应相互渗透。对于西方教育理念模式,我们更应该批判性得接受,创造性得改造,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之路。

上一条:“无关紧要”与“恰为历史的重点” 下一条:关于开展“悦空间.读书微论坛”活动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