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职初教师专业基础,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需求提供服务,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进修暂行办法》关于“新任教师必须在试用期内参加以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主的进修”的要求,现制定《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职初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稿)》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规范在职教师研修课程,指导学校有序、有效地开展中小学教师职初教育工作,依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结合徐州教育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程目标
经“凡进必考”进入我市教师队伍的中小学新任教师,大多数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素质较好,已在高校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知识培训,但专业思想、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旨在促进职初教师适应教育形势,提升理论修养、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基本能力,尽快成长为师德优良、教育教学水平合格的教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训对象
每年招聘到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新入职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四、课程内容
新任教师入职教育课程为非学历课程,包括市、区教师研修部门组织实施的区域研修课程,教师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本研修课程。依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主要培训内容为:
1、教育信念与责任---着眼于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培训。加强对各种管理制度的学习,促使新教师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了解教师的权利与责任,学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2、教育知识与能力----着眼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加强对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任教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促使新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有效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掌握教师所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与合作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学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学会处理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教育实践与体验---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加强课堂教学观摩,促使新教师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组织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帮助新教师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通过自主学习与互动,指导新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框架
课程类别
|
主要内容
|
主要形式
|
管理考核部门
|
岗位实践
|
青蓝工程结对子
|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内上课、听课;参加校本培训,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班级德育管理,参加或召开家长会;自主读书,撰写教育案例,在组内开设汇报课,在校内开设公开课。
|
所在学校
|
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
课标与教材的研读
|
教学方案设计与编写
|
课堂组织和信息技术运用
|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
|
有效沟通与学生评价
|
班级活动与家校合作
|
考试复习及命题
|
跟岗研修
|
教研活动卷入式实践
|
到市级教师职初培训基地校观摩、研讨,听优秀教师上课、评课,写教学反思,听报告,交流授课心得与班级管理经验。上研讨课,互评。
|
教师职初培训基地,市教育局
|
课堂反思与教学反馈
|
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
|
德育主题活动
|
教师心理健康
|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个人成长读书交流
|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
名师对话
|
集中授课
|
根据当年教师情况及教育教学要求另行制定
|
集中授课;撰写教育故事教育反思
|
|
五、培训阶段(写了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合适)
第一种: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第一阶段(教师见习期),完成全部区域研修课程的学习和部分校本研修课程学习。通过一年的分时段课程学习,使新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学业务、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系统提升,达到教育部关于试用期满后转正的要求,通过考核,合格者方予以转正。本阶段的课程设计学时为120学时(包括校本研修课程)。
第二阶段(第2年),参加市、区的各种学科的研修活动(作为教师职初教育的实践性课程),按计划进行校本研修课程的学习,通过大量教学案例和观摩课的学习,熟悉所教学科教材,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特点,掌握班级与学生团队管理方法。本阶段课程设计每年学时为72学时(包括校本研修课程)。
第三阶段(第3年),重点为课程学习反思与评价。在前两个阶段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对教学实践和班级及学生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自觉、系统的检查、诊断、总结、反思和自我评价,接受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基本素养考核,并为专业发展打牢基础。本阶段设计学时为72学时(包括校本研修课程)。
第二种方式:培训分为三个阶段(仅为一年培训)
第一阶段:每年9月,上岗培训。
新任教师集中进行入职宣誓和职业道德学习,校内导师青蓝结对。
第二阶段:当年9月--次年4月,岗位实践跟岗研修。
按照所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培训、班主任见习等岗位实践,边教学边跟班听课,每位新教师至少听课30节,提交至少3篇班会课教案,当年在师傅指导下上一节组内公开课;加强自学,撰写个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2篇。组织新教师到市级教师培训基地校观摩、研讨。
第三阶段:次年1月—6月,集中培训及跟岗研修。
在岗位实践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委托徐州工程学院组织新教师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理念、教学业务、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促使教师就已有经验进行反思,提升。组织新教师到市级教师培训基地校观摩、研讨,开展互动交流。次年5月每位新教师在任职学校上一节全校性汇报课。
学习具体集中时间另行通知。
六、学时及考核方式
1、见习期学习及考核共计200分,120学时,由教师任职学校、教育局予量化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由市教育局验印的新教师岗位培训结业证书,并作为转正定级的依据之一。
(1)、集中培训出勤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24学时)。缺勤一次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2)、听课记录及班会课教案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20学时)。缺一节扣1分,听课记录各项内容记录不完整者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3)、参加校本培训、教学研讨、学校德育活动等岗位实践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20学时)。
4、组内公开课计2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6学时)
5、汇报课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14学时)。
6、培训笔记、读书笔记及集中培训作业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16学时)。
7、跟岗研修计30分(记继续教育规范性学时20学时)。缺勤一次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总分160分以上为优秀,120分以下为不合格。
2、第二年、第三年学习分别为72 学时,由学校予以考核,学时以各学习结业证书为准。
3、除上述学时安排,新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完成人社局组织的24学时网络学习。
七、工作要求
教师职初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部门通力合作,教育局有关处室及时做好组织安排与协调工作,保证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新任教师所在学校要依据本《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培训实施方案或计划,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就教师岗位实践做好考核工作,如实填报《新任教师岗位实践考核内容记录表》(附1),于每年6月底将纸质材料交市教育局教师教育中心,作为教师培训学习量化考核依据。职初教师培训基地要根据教育局整体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公开课、观摩课、名师讲堂等(所开设课程等同于市区公开课),切实为新任教师提供实习指导并做好记录考核工作。(附2)
八、各县市区参照执行(文头涵盖单位请领导定)
附件1: XXX年新进教师岗位实践考核记录表
姓 名
|
|
任教学科
|
|
周课时量
|
|
任(见习)班主任班级
|
|
是否从事其他管理工作
|
|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务
|
|
岗位实践考核内容与成绩
|
项目
|
内容
|
得分
|
听课节数及主要听课科目
|
|
|
班会课教案
|
|
|
组内公开课课题及上课时间
|
|
|
参加校本培训内容及时间
|
|
|
参加学生活动内容及时间
|
|
|
参加教学研讨主要内容及时间
|
|
|
全校汇报课课题及上课时间
|
|
|
其他有关成绩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
指导教师考核意见
|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所在学校考核意见
|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
教育局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附件2: XXX年新进教师岗位研修考核记录表
姓 名
|
|
任教学科
|
|
任职所在学校
|
|
岗位研修
考核内容
|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考勤
|
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有关成绩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
职初教师培训基地意见
|
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
教育局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