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课堂“言语”本真
徐州市第五中学 李宁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教师都意识到了言语实践的重要性,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关注课堂言语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但是纵观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课,言语实践环节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那如何改变现状,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低耗、高效呢?本文试图从言语逻辑、言语范式和言语特色这三方面坚守语文本真,加强言语实践,让言语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关键词】语文本真;言语实践;语言表达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吴忠豪教授也提及: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而学习语言,更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因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语文,而是会“运用”了多少语言。可见,加强实践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教师都意识到了言语实践的重要性,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关注课堂言语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但是纵观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课,言语实践环节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内容选择的不恰当;参与实践的学生面不广;言语实践的时间不充足等等。
如何改变现状,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低耗、高效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内化和外化文本中的言语逻辑、言语范式和言语特色,从而丰富和优化学生已有的言语结构。简单地说,语文教学就要坚守语文本真,加强言语实践,让言语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言语逻辑
语言表达是一种逻辑思维,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必须合乎逻辑规律,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简而言之,即语序规律。对于文本中的语序规律,在教学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要把隐含在语句、语段乃至篇章中的语序规律形象地揭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它,习得它。比如,三(下)《恐龙》一文的语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感悟隐含在句中的语序规律:先写剑龙的背――“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接着写剑龙的尾巴――“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又如,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中长句的教学:“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问读的方式感悟这句话中的语序规律:先写“旅途艰辛”,接着写“路途遥远”,最后写“花时很长”。
语言逻辑是抽象、理性的,但教师的教学必须形象、感性,贵在无痕,重在有效。教学实践证明,“师引生读,读中发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的教学,师引:剑龙的背上――,生读: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师引:尾巴上――,生读: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表达规律:先写剑龙的背,再写它的尾巴。
二、言语范式
教材之所以成为教材,必有其精妙的言语范式。课文中规范、经典的句式;生动、传神的描写,都值得学生感悟、模仿、吸收,并为己所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言语范式,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用文本规范的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语言,用文本丰富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比如,四(下)《永远的白衣战士》第5段中有个长句:“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这是一个典型的语言范式:谁,到哪里,去干什么?又如,《第一次抱母亲》中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也是一个语言模式:拉着什么,背着什么,挑着什么,去干什么?感悟这样的句式,学用这样的句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张首映先生认为:在整个人类语言范式中,有三种基本的语言范式:实用语言范式、文化语言范式、艺术语言范式。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本中的实用语言范式、文化语言范式和艺术语言范式,并不断地积累它,从而优化学生的语言结构。
三、言语特色
词句是学生语言表达,写作实践的基础。阅读教学中词句学习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理解词句的语意,二是感悟作者表达的用意。剖析当今的阅读教学,大多只是停留在词句的语意教学上,而词句的语用教学被遗忘了。那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落实词句的语用教学,感悟言语特色呢?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揣摩作者词句表达的意图。
比如三(上)课文《东方之珠》中有段话:“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在这段话中,有三个描写灯的词语:“灯的海洋”、“五颜六色”和“奔流不息”。教学时,教师应通过理解、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词表达的意图:用“灯的海洋”正面写灯多,用“五颜六色”、“奔流不息”侧面写灯多。只有感悟到了作者用词表达的意图,才能真正感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性。这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根基所在,万不可动摇。
学生语文学习离不开言语能力的培养,而言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课堂内外,充分利用主客观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言语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内在潜力,让没有天然言语环境的中国学生,也有较好的言语实践能力。
本文发表于2015.9《语文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