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在《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到,“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的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打破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垄断地位,突破了教与学的传统分界(即:教是教师职责,学是学生本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身份。在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需求,以推动新的教学方式的健康发展。
韩愈在《劝学》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对教师功能的传统的经典的诠释,也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权威性定位。既然师是传者、授者、解者,那么,生就是得者、受者、惑者。在这里,师生关系是施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是主导者和从属者的关系。教什么、如何教,是教师的任务,学什么、如何学,学生无权参与。这种关系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剥夺了学生选择性学习的权利,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抹平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皇权体制衍生出来的充满尊卑色彩和服从理念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我要学”无可得,“要我学”无兴趣,严重妨碍了中国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创新,龚自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叹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建国后,新的教育理念撼动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双主体的学说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地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导”常常异化为“主演”,“ 主体”却成了可有可无的群众演员和观众。
“学讲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我们应注意到,“‘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它告诉我们,学习活动唯一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全程的真正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节奏等,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是学习活动中聚光灯下的宠儿,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力量。认识到这些,我们的“学讲方式”才能得以推行,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建立。
“学讲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首先它应该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则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前提,是人的本质体现,既是人之为人的主要体现,也是人的主体性、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探究事物本质、不断展开人的理想生活之域、不断升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学讲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引导大家进行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习观念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自主、合作、探究”则是它的核心理念。
在教师观念和学生观念上,“学讲方式”较以前的教学方式也有新认识、新要求。
就教师而言,在课程上,教师已不是消极的接受者、消费者、传递者,而应是探究者、合作者、创新者。这样才能使课程不断创新,知识不断拓展。在角色及行为上,教师也不再是霸权者(知识的霸权、真理的化身)、主导者、仲裁者,而应转变成协调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支持者以及资源顾问的角色。基于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当然,这样一来,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它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教师必须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在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使知识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给学生提供独自组合、批判、澄清新旧知识差异的机会,进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构建适当的问题情境(既要适度,又要高度)和活动使学生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学生观上,教师要用自身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影响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改变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的落后教学思想。说到底无论哪一种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不断主动探究事物本质而展开人的理想生活之域、不断升华人生价值的过程,同样,学习方式也就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更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体现------俗话说因为他(她)想错了,所以就做错了,由此可见学习方式是否科学非常重要。
就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习得和运用是否科学、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其以后的思维方式的习得和运用,从而影响其实践方式,影响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实现程度,并进而影响其一生的生存生活方式。“学讲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应充分利用这空间,从过去的倾听者、接受者、受抑者转变为主动者、构建者、实践者、创造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讲方式”改变了两个“局外人”的窘境:就教师而言,不再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局外人”, 不再是学生思维方式的习得和运用过程中的“局外人”;而就学生而言,不再是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方式设置、教学方法选择的“局外人”, 不再是传统的“教”的局外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通过各种分工合作,通过各种互动和活动一道构建既具有通用意义、又兼具个体特点的知识之塔,共同栽培着眼于终生发展的能力之树,使知识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并在这种转化中使原有知识“增值”。
总之,在“学讲方式”中,新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合作者,共同的建设者,共赢的互利者。当学生在课堂面对知识上的困惑挑战时,不是想到“老师会怎样做”,而是想到“我们该怎样做”;当老师面对这些问题,不是想着“我认为应该怎样做”,而是想着“我们该怎样做”, 新的师生关系就真正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