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没有书的日子将是如何,仿佛一出生就有书相伴。多年来的阅读习惯让我“宁可食无肉、居无竹,不可身无书”。当身边伴有好书一本,将目光在文字间逡巡,一颗因尘世的喧嚣和躁动的心就奇迹般的冷静下来、淡然开来。
至今仍感谢父母,教会了我拼音,从此敲开了阅读的大门。以此为起点,摸索着读起了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在感知跌宕的故事情节的同时,在心灵上构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于是很早,书就成了自己的庇护所,开心了,找书;有疑问了,找书;胆怯了,还找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在我看来,过于物质化。于我还不尽然。豪不夸张的说,书于我可解百疑,治百病。不信,你看:
上大学时,正值师范生扩招,本人的思政专业又偏狭,确确有段时间为着以后的工作、衣食担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在浪费生命,对于未来的道路丧失了信心。老办法,重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将自己抛入那同样荒凉、静谧、孤绝的夜海之中,与老人同乘那一艘破败的渔船,亲证老人在无人助援之下,如何与大鱼智斗、拖延,如何耗费精力却又最终捕获。在老人成功的那一霎,我一度焦躁不堪的心突然回复了以往跳动的速率。是啊,身衰力竭的老人尚能战胜困境,年轻的我又有何遁逃的借口?是以安心学习,闲暇时光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勤学苦练是真经,付出总有回报,很快我就在课业上有所收获,奖学金、各类嘉奖不断。由于尝试若干实践,拥有一些实践经验,因而在应聘面试时也克服了毕业菜鸟一般都有的焦虑心理,成功的拥有了这份心爱并一直乐为之的工作。
当然,书除了能给人激励,转换心境以外,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疑难杂症。别的不说,仅仅是《普通心理学》就为本人顺利度过菜鸟期作出过不少贡献。上课时,通过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换规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延长注意力时间;课后指导学生复习时,可以利用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帮助学习提高记忆效率和复习效果;临考前,可以使用“焦虑心理与作业水平”规律辅导学生舒缓心理,有助于其发挥最佳水平。就连学生和家长闹矛盾了,咱也能在书里找到点儿缘由: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心理叛逆期后期”,即从儿童到成人的最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解决这个问题也好办,奉劝家长以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尊重的平等的对待孩子,往往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书的名目还是种类,都以几何倍数暴增,而书的好坏、层次也是鱼龙混杂。在这样一个时代,读什么书又往往成了我们爱书之人的困惑。我的意见是:一、书是精神引领,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摄入。文字是作者的利器,宣泄作者的思想和观念。于是,摄取哪一类书籍,往往对我们祈祷精神引领的作用。书读有益,益智、益心,催人进取;书读无益,或消磨意志,或引至偏途,总之狼狈不堪。我们做教师的也往往会遇到瓶颈:教书的时间长了,往往流于俗套,匠气不除,难有创新,身在教育教学一线,奋力的同时,有时不免又对教育制度心生疑惑。此时用何种信念支撑我们一路走下去?我深以为,要听取大家的智慧、拜读教育大家们的思想,如钟启泉、叶澜,或能提升高度、找到信念,作为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二、书是工具,要按需取用。朱熹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要被书的观点,确切的说是作者的观点所左右。曾听闻李敖读书有“四之”:“读之,诵之,撕之,焚之”,大抵是此意。惜书之人多珍视书之外形,常保其整洁如新,在我看来,实无必要。书是载体,承载着知识与智慧,读者是否接收得到才是根本,犹如一叶扁舟,寄客于岸即可,何必在意其新旧?我读书,犹爱作批注,页侧常录有感言,对于值得记取的字句,每每标注再标注。阖书回思,自觉学到了东西,有种不必言说的踏实感。
一直在读书,现在更离不开书。这两年初为人母,抚育子女占去了不少空间,唯独读书不肯放弃。大抵这是留给自己喘息、放纵、厘清的最后驿站。每至夜深人静之时,捧读一本心爱之书,最好再有清茶一杯,一茶一坐间,于我已是至高无上的享受了,积聚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逐渐去除,终于可以沉心静气,借着这一缕书香思考,常令人自心间发出满足的喟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是以读书可保青春,试想一个终日徜徉书海、品学智慧之人,怎会因虚度岁月而老去?读书促人成长,每每总要感谢各位著书者的大度,无私的将之思想与智慧公诸于世,使得我辈庸碌之人,得以成长。读书可增值,今时之人,常被各类经济潮涌搅扰,相较而言,读书可获真知、立德、传家,是我辈真正之日夜所思,确是再好不过的投资了。
一直在读书,从书中收益多多。
一直在读书,惟愿书香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