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课堂”带给我的思考
徐州五中 刘洋
“学讲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新的课标的教学目标,强调了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的统一。作为实施“学讲课堂”教学改革的语文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以及自己在实际课堂上的教学探索,对“学讲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精心指导学生预学和悟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综合。”(周德藩)所以我们说“素养”重在“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强调“养成”思想,即叶老说的“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课前对学生多加引导,精编导学案,第一步需要预习那些知识,课堂上我们要深入研讨哪些问题,最后应该掌握哪些要点,提高哪方面的技能,真正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在学讲互动中引导学生“重在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学讲课堂”要求教师由分数的评判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语文学习依赖学生自身的认识和积淀,而不是靠他人灌输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其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1、“学讲课堂”就是要引导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我们在教学第一步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要点、明确学习目标,更要引导学生预习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中由合作小组集体讨论,形成合作意识;然后小组代表释疑,教师点拨;最后全体参与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2、让学生在每一步中真正“动”起来
在我们实施“学讲课堂”每一步的教学时,都应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语文活动要面向全体,否则,就会有学生处于“静止”状态。另外,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应细致,评价应及时、准确,在学生互学轮讲活动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我认为每一项活动哪怕是一项费时不多的活动都应精心构思它的形式,不能让“学讲课堂”仅仅成为部分学生玩耍的阵地。最后一步,活动后的交流、总结要充分。因为活动后的交流和总结可以说是活动的形式与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只有做好了这一步,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学讲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潜能。
三、指导学生在学讲中学会归纳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③可见,在学讲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掌握知识,远比教师提问,学生找答案,机械记忆知识好。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如果我们只注重把每一篇课文当中出现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那么即使学生能在某次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他也仅仅是一个只会把各个知识点归纳及运用的“技术操作能手”,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提高,语文新课程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所以我们在实施“学讲课堂”教学时,一定要谨防出现语文教学技能化,在检测环节最好是巩固性和迁移性训练,交待的习题最好是上课所讲例题的相似题,拓展变形题或陷井题。要以中等难度的题为主,不出偏难怪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突破疑难的能力。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疑难,认识模糊,学生不能讲解或讲解很不全面时,教师应首先重申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或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意见,帮助他们找出认识上的误区,排除障碍,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学法。
“学贵有方”,可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讲课堂”中,教师要精讲,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学法从而完成“学进去,讲出来”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编订学案,可以一组编订预习学案,一组制定学习方案,再由一组来主持讲授检测环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法。
四、“学讲课堂”要抓好检测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学讲课堂”不是完全放任的教学,在学完每一个知识专章后的检测环节中,教师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2、题目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好就是教材上的习题,课堂讨论过的问题或变形题材。
3、检测目的不仅是要落实三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回顾教材,总结知识点方法和技巧。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我们只有深入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学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才能有效的开展好“学讲课堂”的教学,建设有活力有实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①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陈时见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