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政治课:释放学生的力量
徐州市第五中学 周 莉
偶然听得“接地气”、“生活化”这些词,还是两年前,好像被评为2012年网络流行词。作为中学政治教师的我很受触动:政治课堂就应该接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用语,大地里的力量。大地的气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地气”我认为就是现实状况。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现实状况就是当下的存在,这个现实状况得从时代的现实、国家的现实、地方的特色、学生的特点等方面去把握,去梳理、去探索他存在的合理性。这个动词“接”有接受、认同、顺应、吸收、尊重等意思。
结合中学政治学科,“接地气”可以这样解释:
地气即学生——“大地里的力量”:发展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学生的自身实际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能量的小宇宙。作为教育者所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合理释放能量,爆发他们小宇宙。
“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给了我“接地气”的指导:
第一,要从学生需要出发。“接地气”就是顺从学生的具体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只有被人所意识并且试图采取措施来满足时,才有可能转变为动机。简言之就是找到学生的好奇点和关注点,从而激发,使之成为思考的契机、学习动机,也就能“学进去”,再以学生“学进去”的成就感和“教别人”的表现欲,满足学生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特别是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知识点繁多,学生记忆困难,传统的背抄默三步走,使课堂便得沉闷、枯燥、睡意笼罩,学生没有学习动力,教师没有成就感;教师条条框框大道理的讲解费时费力还不讨好,也不利于政治老师与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而从学生需要出发政治课堂焕然一新:例如,我在复习《学会合作》时就先接了接了地气。新学期开始就实行了小组合作,偶尔听到有的孩子对这种合作学习抱怨。趁着“学会合作”的复习,了解一把学生的心声。课前我就布置给每一小组一个任务:结合“学会合作”知识点,写一写你对小组合作看法,说出你的真实感受。要任务布置后,我还有些担心,害怕学生敷衍了事或是不敢说实话。第二天,六个小组交了五组,还有一组说还没讨论完,但下午也姗姗交来。我仔细阅读每一组的讨论成果:都写出了真实感受,也认真的读了知识点,也没有跑题胡扯现象。我很是感动,我没有简单的对每一组进行评价,而是用他们的观点和看法编了一道题目,题目如下:
最近比较烦
国家有国家的难题,学习合作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小组中缺少有威信的领导者;有时学习能者独尊,弱者失趣;小组分工不明确;④有时意见不和时,组内经常出现小矛盾……
请你就上述问题谈谈我们该如何学会合作?
而且在课堂上就点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观点,孩子们那种被理解的目光看向我。我明白了:让他们说出自己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成就自己,理解最重要。作为教育者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善于用学生的需要去成就学生,发展学生,同时也在成就自己,发展自己。
第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接地气”就是接受学生的生活实际。
陶行知说:“生活即是教育。”作为教育者要像看待自己的生活一样去看待学生的生活,也就是接受并尊重学生的生活。特别是政治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才能更生动的展现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没有生活的政治课堂是无趣的,不关注学生生活的政治课堂是缺少人情味的。至少我这样认为。
比如在讲《融入民族文化》时,我就选取流行歌曲作为材料。恰巧中国好歌曲评选刚落幕,学生较为关心。我就选了凤凰传奇的《中国味道》和好歌曲第一名的霍尊的《卷珠帘》歌曲视频,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听完这首流行歌曲,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又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近文化?外来文化是不是该坚决抵制?这样既陶冶学生情操,提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去关注生活,去思考生活,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第三,要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接地气”就是顺应学生学习的实际规律。
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就是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和熟悉学生学习的情况。
中学政治教师能做到详细掌握学情再开展教学确实不容易,一般情况都能从大方向把握,大落实到每个班、每个小组、每个学生就有了一定困难。中学政治教师一是课时少,一般每班2节,毕业班3节,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少。再者,所带班级较多,一般4至6个班级,不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所以,要想开展好教学,我采取了归类法,对于程度相当的班级采取相同的教学;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目标。这也可以说是“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还要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设计教学,让学生自主同化、顺应、接纳新知识,反对“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盲目教学。
接地气”的政治课一定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全部心理过程是在交往过程中发展的。这表现在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和学生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这两种交往那种最能充分发展学生潜能?我认为同辈群体的作用很强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交往。所以合作的教学正是最有计划性与系统性的交往形式。“学讲方式”下的小组合作,兵教兵的模式是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模式去理解学习内容,去内化知识。这比让与学生们有代沟的老师用专业的语言去讲,学生更能接受和内化,但仍需要老师进行专业术语的及时点评和纠正。
复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考点时,我想试试用学生依据考点自己出题这一学来的方法。这一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学生相互交往学习。
以前总觉得学生能会出什么题目,结果在复习完知识点后,把材料给了学生:
材料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改革和贯彻落实新《消法》为契机,在广泛征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4年的年主题为“新消法新权益 新责任”。
材料二,2014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消费行为的发生,往往是消费者、商家、第三方监管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让消费更有尊严”理应有三层意义:一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有尊严,遇到权益受损,要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拒绝“忍气吞声”;二是商家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有尊严,不义之财不可取,不仁之事不要做,当一名诚信、守法的经营者;三是市场监管者要努力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坚定维护市场的尊严。
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则材料,编写一道选择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积极讨论和认真研读知识编出了以下题目
今年3.15晚会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使消费者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呼吁大家做诚信、守信的经营者
④保护了人们的人格尊严权
A. B.④ C.④ D.④
看到各小组交来的成果,除了欣喜,就是触动:原来我们的学生很厉害吗!原来我都小瞧他们了!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是这么的不理解我的学生呀!
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每一次的锻炼都还给学生,别再越俎代庖,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力量,也藏着巨大的能量小宇宙。作为教育者,我们只能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力量,相信他们的能力,用我们的智慧去给他们打造释放能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