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刘尊理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学生在一定年龄段较普遍表现出的行为特征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的学问。它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时的重要依据,是每位教师都必备的知识。
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制定教育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却可能很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奇迹也许就会由此产生。
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取得成功,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后进生可能就会变成好学生!每一个想要成为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近代教育心理学是首先在西方得到突破,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赫尔巴特也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例如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等。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杜威是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从事教育革新工作。同时研究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必须联系实际生活。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尔后又发展成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1913年,美国的华生发表《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其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而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
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份构成的,其中,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份。学习自觉性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并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习自觉性是逐渐形成的,它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个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密切相关。认识兴趣又称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都可以看作是内驱力,是后天习得的学习内驱力。当然,学习动机也离不开诱因和目标。如知识、分数、考大学、父母表扬、竞赛等等。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起着激发、定向、维持和强化等功能。例如,考大学这一目标,可以激起学生适当的学习行为,并使学生的学习指向这一目标,坚持不懈地学习,直至目标实现。
学习动机不仅对学习行为起着激发、定向、维持的功能,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一般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而且,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就不一样。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存在差异的。优等生的学习动机不但内容较广,而且水平亦较高,他们既有近期的具体目标,又有远期目标,两种目标有机结合,使得学习成绩较好;优良的成绩又强化了原有的学习动机,成为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进取。差等生的学习内容较窄,水平亦较低,往往只有近期目标,或者只有空泛的远大目标,两种目标的脱节,造成学习成绩不良;失败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原有学习动机削弱或消退,出现厌学或自暴自弃等现象。学习动机强度过低很难产生高的学习效率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是不是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呢?回答是否定的。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耶尔克斯与道德逊、伯奇等人的研究均已表明: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课题,中等强度的动机为动机的最佳水平,学习效率最高。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而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可见,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与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会降低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在过分强烈的动机状态下,焦虑水平也过高。在焦虑状态下,个人的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过分狭窄,思维效率降低,因此,正常的学习活动受到限制,学习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难易适中的课题,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比较容易或简单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比较复杂或困难的课题,其最佳水平为较低的动机强度。这是因为,同样是较强烈的动机,如果课题容易,则焦虑水平较低,如果课题较难,则焦虑水平也随之增高,学习效率反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