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的特点,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授之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乐于探索。例如,在讲初中地理教材中“时区和日界线”的内容时,教师不妨在上课之初,首先向全班学生展示一个小问题:“小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要回到上海了,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点,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是还没有动身,爸爸就到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老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倡探究性教学
所谓设置“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形成他们自己的概念。如在讲北美气候部分时,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插图,然后设问:“北美与欧洲西部纬度相当,欧洲西部的气候表现了海洋性的特征,而北美却普遍有大陆性特征,为什么?”学生只有通过比较、综合,才能作出确切的回答。当然,教师的提问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把“弦”绷得过紧,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急于点“将”,让学生仓促上阵,很可能“卡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有位教师讲高中地理“生态系统”时,有学生问:“假若生态系统中没有微生物起作用,地球上还有没有生物?”这位教师对学生敢于提问的作法予以肯定,并要求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求异心理状态,从而激励学生大胆设疑,细心思考。
此外,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是一种能力。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授之以渔”,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主学习,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