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新利网址_18luck新利网址_新利18luck网址登录

而不和文化类节目对标,始终向最火爆、最有口碑的综艺节目看齐也一直是《见字如面》的目标。秉持“标准化复制、精细化运营、体系化扶持”的战略发展方针,慧算账率先打破了行业全国性业务推进的壁垒。而不和文化类节目对标,始终向最火爆、最有口碑的综艺节目看齐也一直是《见字如面》的目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科研管理 >> Content

“学讲方式”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5年12月21日 10:36 孔玉海 点击:[]

【摘要】“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众多课堂教学模式中,“学讲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了教师急需面对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讲方式、教学模式

冬去春来,又一个属于我们的春天踏着轻缓的脚步姗姗而至。望着远处的天空,浅尝着窗外自由轻舞的气息,耳边依然是那群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孩子们的放肆欢笑。幽幽地问自己,属于我和这些孩子们的教育的春天是否也已经临近。育人十余载,愧为教书匠。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的问题时时困扰着我。教育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平淡而繁琐的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遥不可及的教育理念?作为数学教师,又该如何完成具备学科特点的学生素能的培养?或许,应试教育形态下的素质能力培养真的不容易,又或许,是我们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些我们一直想要知道的答案。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多、任务重,依然普遍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一节好课的理解,教师也往往专注与对某一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多讲”情结的滋长,让许多教师模糊了教育的主体,教学的本质。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随着“学讲方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再次被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

有关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从“激趣探究”,到“分组激励”,再有“三步一环”,直到现在的“学讲方式”,观念被不断更新。课堂还给了学生,老师走下了讲台,编制了学案,分配了小组,引入了评价奖励机制,学生开始模仿老师的模样。可是却看不到我们所期待的个人踊跃的发言,小组热烈的争论,所谓自主学讲也只是有限几个同学对试题答案的粗略重述,再然后就是教师无奈的点拨……学生“学讲方式”的自主学习沦为了一种形式。

历数着许多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范例,本应有理由相信,没有了教师全面呵护的学生们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一条全新的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途径。可是,在践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多数学生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依赖教师的权威,期望教师的最终解答;遇到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深入钻研的精神;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也基本流于形式,不会规划制定学习任务,不会提问,不会总结反思。更有些学生在要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显露出抵触情绪,对自主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感到焦虑和不适。教师将学习的空间让给了学生,将学习的主动还给了学生,可为什么我们却没有看见学生们如鱼得水,畅游知识海洋的欢愉景象呢?是学生根本就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教师在这场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呢?

一种改变,从欣喜到迷茫,从思考才能到真正认知。没有什么理论和模式是可以生搬硬套的,就算简单的模仿与借鉴,也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问题。只有遇到这些问题,才能更深刻体会这种改变的实质,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革新。

想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作为学习组织者的教师完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自主学习的操作原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究其根本,学生的自主学习依然是不能脱离教师的完全独立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是任何课堂改革都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教师既不能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也不能简单地将课堂直接抛给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自主学习呢?

一、为学生充分营造自主学习的心理氛围。

自主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包含了自我实现的过程。有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有对独立意识的自我评价,更有对老师同学认同的渴望。从原来的“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到现在的“先学后讲、合作交流”,全新的开放式学习体验,颠覆了以往的学习形式。学生们从台下走上了舞台,聚光灯下,一切毫无遮拦,尽情展现自我。高中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的学生会享受这种感觉,但有的学生也会胆怯畏缩,一切却又均源自别人对自己肯定的预期。马洛斯的需求理论认为:“尊重的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的需求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以产生推动力。”教师要发自内心的爱惜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讲述是对是错,他的表现是好是坏,只需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目光,都可以让学生铭记一生,可以让学生为之倾尽所有努力与热情。教师的情绪也会极大地感染学生,有一位积极乐观、风趣随和的导师的精神指引,艰辛的学习道路也变得异样光彩迷人。

学习的过程是需要历经体验的过程,从别人那里轻松获取的知识经不起时间的消磨。学习永远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别人的帮助只是一种辅助,要学会独立,不管是问题的分析解决,还是心理的成长成熟。为了消除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养成的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从心理上逐步接受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没有兴趣的指引和保障,很难保持坚持不懈的良好学习状态。但是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往往我们的教师也只停留在空洞的说教甚至无助的期望中。

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数学的发展史。伴随着生产活动、社会文化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对数学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数的世界里,神秘奇幻,又满溢和谐之美,让多少人为之着迷,为之疯狂。在课堂内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激趣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重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动力,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数学的研究和学习了。

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里的教育资源,多方位多途径地向学生传达数学的魅力信息。教学中穿插数学史的普及,中外数学家的轶事成就讲解,感受现代数学与科技发展、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选播相关视频资料,如《美丽心灵》、《骄阳似我》、《数学漫步》系列等,生动展示数学世界的多彩;鼓励学生阅读数学论著,撰写数学小论文,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让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有趣,将有限的数学课堂教学引向无限的探究学习。

上小学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公认的数学天才,对于数字非常的敏感。有人说这是受了爸爸的遗传。其实,世界上哪里有天才,稍显卓越的能力也多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我承认“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种小阴谋的作用,就如同儿子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是我刻意将数学的神奇不着痕迹的灌输到了他的脑海。每当听到他轻叹着“数学怎么这么神奇啊”,我的小阴谋也随之得逞了一回。家里的日常消费,股市的阴晴起伏,问题解决的优化,在他小脑袋里都化成了数字的模样。数学是一个大课堂,走出校园,放眼天地,处处都有数的学问,也处处可以激发出学习的动力。

学生兴趣的激发,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平常。另外,从学生的视角,体现发现过程的课堂情境设计,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数学修养,也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从享受,到喜爱,到专注。

三、做好自主学习的任务设定。

教学中强调因材施教,自主学习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可是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能力水平,也不知道面对一个新的课程、一个新的问题该如何着手展开研究,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任务驱动是很好的办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任务设定,甚至是课堂中具体的问题设计,类似于学案形式的问题串,指导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初体验。

在基本了解学习任务设定的原则、重点、流程之后,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思考探究过程。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提出问题,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的方式继续问题的再解决。

有了自主的任务设定,就可以抛开原先面向全体的导学案了。学生自我导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建构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对于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并作出相应调整,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导学”法适用于具备独立思考,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教师仍需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内、小组间的互评,博采众长,让集体的智慧成为个人能力的有效补充。

班里有个学生酷爱数学。除了平时经常钻研难题,还摸索着探究教材,自行推导出更多的结论、定理,不时提出问题,做出细致的专题分析。就这样,他一边学习一边整理,几个学期下来竟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珍贵的资料。当我无意间发现他的这本学习笔记的时候,翻开扉页,引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一种思维,我将毕生探索。”正是这种意念,支持着他,引领着他,在数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付诸所有热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终身学习早已被我们认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始终是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即将步出校园的学生们应提前做好自主学习的充分准备,否则将会被无情淘汰。即使在大学的校园,自主学习也已经司空见惯。据说清华的学生学习能力超强,和清华导师强迫式的作业任务不无关系。一节课结束,教师丢下作业“用xxx软件设计一个xxx方案,下星期交”,留下一头雾水的学生潇洒离去。“xxx软件”是什么东西啊?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泡图书馆、查找资料、学习软件、设计调试,硬生生完成了一个个这样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教师的讲解,没有教师的指导,只有自己的意志和坚持的目标。

真正的自主学习离我们似乎很远,却又感觉那么近。

四、不要让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要真正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怕学生不主动,不要怕学生没能力。在课堂改革的尝试初期,学生们普遍存在着不愿参与的惯性意识,即使接受了这种学习方式,却不懂得如何参与。习惯的改变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学生们习惯了原有的授课形式,要给他们适应调整的时间。这个时候,教师不仅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教师要做一个学习的旁观者,要有延迟表态的意识。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形成讨论,直至得出结论。洋思的“先学后教”模式很好的诠释了课堂中师生间的优先级关系。先学,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更能安心研究教材。后教,也不是传统的教师的教,而是优先进行学生的自我反思,组内组间的反馈评价。或许可以夸张点说,一节不需要教师参与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学生的优先级永远高于教师,如果学生了解到了这一点,将很大程度上激励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提倡发散式教学,避免教条式的总结归类。典型题型只是表面化的东西,数学中的理论、思想、方法才是不变的根本。变式探究,自出题、互出题的检测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也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过程的乐趣。

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在“学讲方式”的诸多环节。从课前的预习探究,到课上的分享展示、交流评价,再到课后的反馈总结,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首先自主或小组选定本节课的讲授内容,全班进行统计,将选讲题目按难度级别分类,基础题目小组轮流发言,有难度的题目自由发言。学生自主讲评,重分析轻结果,强调解题策略的生成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相应补充或提出问题。然后同组同学进行解题反思,总结方法技巧。

这样的课堂,老师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预见到学生可能的解法,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讲解时思路的清晰,语言的流畅,即时的思考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开始学生们会有可能不太适应,黑板上没有了老师清晰工整的板书,却成了任何同学都可以随手涂鸦的画板,课堂笔记的记录也变得无所适从。当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原先的解题思维竟是如此的凌乱。当挺过了最初那段难熬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革新性的变化,尤其是当问题摆在了所有同学面前的时候,集体的智慧被发掘的淋漓尽致,几乎每道题都会有同学分享多种解法,有的解法甚至让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眼前一亮,大呼过瘾。每个人在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享受着分享的乐趣与成就。当遇到难题学生们争先解决的时候,激烈的讨论更是让人记忆犹新。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也成了一个学习者。

我们享受着这样的课堂,享受着这样的学习,享受着真正参与到教与学过程中的满足,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

“学讲方式”讲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习的方法,更是对学习、对自身的重新认识,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历练了心智。关于“学讲方式”的尝试与探索还将继续,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或许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或被质疑,或被讥讽,或阻滞不前。但是我们依然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前行,直至风雨彩虹。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这一路所有的执着坚持,也注定会成为我们共同成长的最美的见证。

孔玉海: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和平横街22号; 邮政编码:221002 ;联系电话:13218530658;电子邮件:22498804@qq.com

上一条:浅谈在“学讲”计划中语文学科实施过程中引发的师生评价问题 下一条:一次“课后”作业引发的思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