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徐州市第五中学 滕磊
在传统课堂里,教师是主体,知识的灌输器,学生是知识的容纳器,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在新课标理念下,要有所改变。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教育过程,教师只有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教师要放下身份,不能去体罚学生。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有时,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做,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对自己的一些错误或者不当之处不肯承认,这些不民主的行为恶化师生关系,影响了和谐学习环境的建立。身为老师,应该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放平心态,真正与学生平等交流,那么师生之间才能产生融洽的情感。民主平等、相互依赖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全新的师生关系。
一、 提升备课质量
教材中的隐形知识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反映其他部分的主题。对于其中的逻辑内涵,学生受到自身知识或者课堂时间限制,难以通过自学来理解到位的内容。我采取引导的教学策略,采用各种方式与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循循善诱,启迪思维,透视历史。如:设计《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学生往往只关注或者只停留在课文那些写战争经过的文字,不会从深层次去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以及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事实,更谈不上什么思想感悟,情感价值观等。为此,我先让学生找一找:自始至终日军是怎样做的,清政府又是怎样回应的?再提出疑问:日军擅自开船到中国的黄海、渤海,此行为属于什么行为,清政府迫于交战而失利,一失利就求和,这个清政府是一个怎样的政府呢?接着进一步问:日本肆无忌惮地侵略我们中国,清政府只有求和,你心里有什么认识吗?这样,步步诱导,层层深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弄清楚许多历史真相及其背后的种种深层次问题。
对于课文中那些实践性学习内容,教师应实施扩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教材中有不少开发性的问题,它既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也是现时高考材料题中较多的。它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把学习视野由课堂延伸到社会,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也符合新课标要求,运用课本知识对社会的一些问题、现象进行处理或者分享自己的看法、体会。
二、课堂“交给”学生
给时间。我现时的课题时间分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加起来有25―30分钟。我精讲得少,要点精炼而清晰,有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学生在冷静或者讨论中逐渐获得一些由老师包办所不能得到的知识。虽然没有老师那种大声讲的气氛,但是在安静的气氛中学生渐渐得到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或者在讨论中得知别人的看法,对历史学习的感受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一种被动型接受转变为一种主动性吸收,效果完全不一样。课堂上花10分钟左右看书,看书过程要思考设计出来的问题,再花20分钟左右讨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与老师讨论都可以。在讨论过程,我会对成绩不好又不好问的学生,多加点拨与提示;对成绩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则提出深一层的问题启迪他们的思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跃他们的思维,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掌握了。
给问题。一个人有了目标才有行动,同样,要使学生动起来发挥主体性,必须有思考问题。课前我研究新课标要求,精心备课设计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思考问题出现,学生看完课文就当看完了,而现在课文以表述形式为主,教材里深含的人文主义、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学生是不会理解到位的。只有在我设计的问题中通过思考、讨论才能有所体现。如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围绕着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我设计这样一组问题:⑴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始学习西方什么?⑵清政府内部如何对待向西方学习这个问题?他们有什么行动?效果如何?⑶民间的先进人士又是怎样接受和学习西方的东西?这部分人为此作出什么贡献?对中国近代发展起了哪些作用?⑷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以巧设问题,环环相扣,既化解重点、难点,又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实现动态生成,主动性得到很好体现。
本文发表于2016.9《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