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之势。甚至有的专家放言:“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 2014年12月22日,本人有幸参与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办的C20慕课联盟(高中)“跨学科翻转课堂”教学观摩及模式研究研讨会。先后聆听了历史课《美苏争锋》、姚琪老师的化学课《溶液中离子反应顺序》、青岛二中丁晓菲老师的政治课《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上海建平中学冯碧薇老师的生物课《病毒》四节示范课及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陈玉琨教授向全体与会者作了题为《对跨学科翻转课堂的认识》的学术报告。现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在家点击老师网络上发来的微视频,自主学习下节课的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简单的习题,同时提出自己学习中一些困惑,教师收集筛选问题;第二天上课时,教师先共同研究解决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共性难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接着教师提出一些新情景问题,对所学知识教学迁移拓展,或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检测,了解学生教学目标达成程度。
二、几点思考
1.课前视频学习与课堂中教学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陈玉琨教授提出:“课堂中教学不能是课前视频学习的重复版,课前微视频学习的终点应该是课堂中教学的起点,课前微视频学习内容主要落实教学基础目标,课堂中教学主要落实教学发展目标。
2.什么样的课堂才算真正“翻转”?
课后省内专家点评提出:首先是课堂的中心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前是老师为主,现在要以学生为主;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前是接受式的,现在是探究式的,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自发提出问题;第三点特别提到了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
针对第三点,例如这一堂政治课,老师让学生设计一个小镇,这其中就会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学生要爱家乡,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保护环境的法规,同时还有审美、人文追求等,都要包含在设计里面。而这堂课的这一环节,成了这堂课的一大亮点,得到了其他老师的称赞。
当然也有专家提出:“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要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所提的问题。”
3.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然而,随着“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推进,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例如曾经有人提出,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甚至有人提出,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中小学一天6-7节课,至少要有5节新课,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一直在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试行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方法。学校去年刚开始推行“翻转课堂”的时候,只有18人参与慕课研究,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看微视频和课文,然后提出问题一起解决,结果发现一节课上完了,学生的问题才解决了三分之一。后来,老师们慢慢发现了问题所在——微视频。如果微视频的内容和老师的课件差不多,那就失去了意义,直接影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需要通过微视频来重构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并且产生问题。现在学军中学慕课教师队伍人数上升到68人,同一学科共同开发微视频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微课制作的水准,从而提升了“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效度。
慕课,是一场已经到来的教育革命,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