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安在—熙宁变法再思考
徐州市第五中学:闻陈捷
宋王朝自太祖皇帝开国,历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至神宗皇帝即位,已经百余年了,当初为纠正残唐五代时藩镇割据之弊,制定的“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历经数朝而不改,其弊端益渐显露,而宋初因为救人才紧缺之急,大量开科取士的做法沿用下来,造成了庞大地官僚队伍,到庆历年间,就已十倍于国初,达到了一万多人,导致冗官、冗费激增,同时,因连年对西夏用兵,加上澶渊之盟后每年要给辽国的岁币等,浩大的军费开支使财政不堪重负,有资料表明,军费居然占到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至英宗治平二年,(1605),帝国财政终于出现了赤字。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土地兼并迫使农民转职军旅,使得军队人数激增。同时,由于“将不专兵,兵无常帅”,造成军纪不明,士兵军事素质低下,都到了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的地步。因此,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内忧外患,确有变革的必要 到了神宗登基,终于想有所作为,以革除累世之弊。熙宁二年春,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力图改革。史称熙宁变法,通常又叫做王安石变法。
当然,既然王安石是这场变法的主角,应该先说说王安石这个人。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又号半山。庆历二年进士,聪敏好学,博闻强记。文学成就上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日常生活不甚讲究,不修边幅。这性格,也是导致后来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特别提提这一点。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职。因曾经在嘉嘉祐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以图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为神宗皇帝所赏识,所以被委以改革重任。
改革从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起,至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以“尽废新法”的结局告终。其间因阻力太大,支持者神宗皇帝一度动摇,于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相,熙宁九年第二次罢相,从此闲居金陵。
改革的内容主要有:置制三司条例司,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保马法,军器监法,太学三舍法贡举法。等。
改革之初,面对保守派的阻力,王安石决心很大,曾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宝宝也说过,但不是原创)。并且他本人确实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动摇过。但是,结局却是彻头彻尾地失败。
那失败的原因何在?应该说,改革的内容虽非尽善尽美,比如说要改财政状况,不外开源节流两项,但是主要注重了开源上,对冗官、冗费等没有触及到根本。但是尽管如此,仍能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如果成功了,宋朝国势会为之一振。进而也就会对当时和辽、西夏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改写历史。可见,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这改革内容上
。
应该说,之所以失败,与王安石本人的性格有关。王安石性格执拗,又不修边幅,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可算是特立独行。这也招致了不必要的攻击,如苏老泉就在他拜相之前就写了《辨奸论》来映射攻击他,书中针对他的生活习惯有这样的字句:“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进而预言:“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来映射将来王安石会祸乱国家,由于苏洵是当时的名作家,因此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性格方面的影响还在于,因王安石的特立独行,刚愎自用,造成于上层官僚之间关系紧张,加大了改革地阻力。如:文彦博、富弼,这两个人是仁宗一朝的重臣,久居中枢,门生故吏遍天下。富弼见神宗重用王安石,而王安石议论偏执,心里很不痛快,数十次上表要求辞职。出判亳州,临卸任时,神宗征求意见,问谁接替合适,富弼荐文彦博,不合神宗心意,君臣相对默然。过了很久,神宗亲自开口说:“王安石才识甚高,卿以为如何?”富弼居然也以沉默对抗。不久,文彦博也以司空的荣衔出判河阳,离开了朝廷。因与这两人交恶,他们的门生故吏们就先有成见,对改革的具体实施也就大打折扣。司马光、范纯仁等名臣,也对王安石颇不以为然,多次在皇帝面前与之争论,司马光更以拒绝出枢密副使来拒绝与王安石合作,到洛阳专心著书去了。可见当时阻力之大。
改革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当朝君子不与合作,王安石只得起用新人来推行新法,这个了小人以钻营之机,并由此形成了新旧两党。后来的事实证明,旧党人士虽然因循守旧,但是个人品行方面确实堪称君子,而新党之中,有不少钻营小人,个人品行差了老大一截,当时的社会声望更不能与旧党人员相比。
改革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旧党人员一直找机会攻击变法,新党也对旧党实施打压。终于,旧党等到了绝好的机会: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遂下诏罢新法18条。恰巧下诏那天天降大雨,旱情得到缓解,各大臣入朝庆贺,神宗就拿出郑侠 画的流民图来,责备群臣。因此王安石请求辞职。这是第一次罢相,变法受到打击。
那郑侠是撒谎吗?不是,客观地说,这其中当然有天灾的原因,更因为王安石推行新法太过峻急,以青苗法为例:青苗法,本来是为了使农民有利,如有需要,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 (青苗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收获了再附带一部分利息偿还官府,以来使资金周转困难的农户免受高利贷剥削,而来不至影响了农业生产,三来官府也可以收些利息来增加财政收入。看起来是官府、农户互利互惠,但是一方面定的利息太高(百分之二十)另一方面推行办法不对,如果是农户自愿向官府借贷,虽然利息高一点,总比借高利贷强。但是,王安石把推行青苗法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指标,因此实际上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五家互保后在逐家派定数目,称为散青苗,地方官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因怕贫下户无力偿还,如此需要借贷的反而借不到,不需要的反要强行摊派一定的份额,来承担利息,这还谈什么惠民呢?所以实际上是百姓未受其利,先蒙其弊。这是造成《流民图》所描绘现象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由于推行不得法,结果事与愿违。
变法并没有因王安石的罢相而结束,在神宗下诏废新法18条后,新党成员吕惠卿、邓绾在皇帝面前痛哭,不顾新法因推行不当,使百姓流离失所的实际情况,谎称“天下方才得被恩赐,一旦闻狂夫之言,变轻信之,罢废几尽,其不惜哉!”因此,神宗又没了主张,将一切新法有照旧施行。隔年,安石复相,熙宁九年(1076年)因爱子王雱病逝,同时新法实施也不顺利,心灰意懒,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后来几经反复,演变成了新旧“党争”,新党得势时,就对旧党人员残酷打击,如苏轼等一批旧党就遭流窜远至广东,后又因东坡做诗“浮山下四时春, 芦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常作岭南人”,新党章停等人觉得他过地日子还是太舒服了,又将他远窜海南。自王安石二次罢相后,原来政见不合之争变了性质,沦落成结党营私的排挤、打压、乃至人身迫害。而在新党小人的主持下的革新,更加不得人心,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变法实际上自王安石退居金陵,就归于失败。1085年,神宗在变法失败的困惑中,郁郁病逝。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在宣仁太后主导下,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尽废新法。
通常的说法是,变法失败,归于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和神宗的年轻无知,缺乏坚定的政治主张,容易动摇。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凡是变法,总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从商鞅变法开始历次变法莫不如此。把失败地主要原因归结于此,是不恰当的。王安石对变法的难度估计不足,推行不当,及其执拗、刚愎自用的个性,才是主要原因。
变法本为富国强兵、提振国势,结果适得其反。作为一个转折点,北宋帝国自此更是江河日下,直至灭亡。因之形成地党争之患,到北宋灭亡,仍然余波未尽,一直延续到宋室南渡后。